口腔不良习惯是发生于口腔环境的有害的异常习惯行为。可因直接对牙齿与颌骨产生异常作用力或影响口腔环境的正常生物力平衡而导致牙列、颌骨及口面部软组织的形态异常。这些异常习惯行为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吮指、吐舌、咬唇、口呼吸、前伸下颌、异常吞咽动作、偏侧咀嚼,等等。
口腔不良习惯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亦有发生于青少年或年轻成年人者。后者常常是继发性不良习惯,如继发于口呼吸等的舌习惯。
引起口腔不良习惯的原因比较复杂。例如:吮咬习惯常发生在婴儿时期,由于吮吸活动不足、过早断奶或缺乏与家人交流情感,常常在哺乳时间之外或睡眠时吮吸手指、吮颊、吮唇等。而某些不良习惯则可能是疾病因素和解剖学因素造成的。例如:吐舌习惯者,要检查是否存在扁桃体肥大、舌体过大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口呼吸者则有可能伴有鼻气道阻塞性疾病和解剖结构异常。
口腔不良习惯多数属无意识行为,亦有少数是有意识行为。临床上后者比较容易纠正,而无意识的习惯行为比较难纠正,有的必须通过矫正器来破除。值得注意的是,凡由疾病或解剖结构异常造成的口腔不良习惯,必须由专科医生治愈有关疾病或消除解剖障碍后,方可使不良习惯得到彻底纠正。
并非所有的口腔不良习惯都引起错合,这主要取决于不良习惯发生的历史,每次行为持续的时间,发生的频率,作用力的大小,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等。如能早期得到纠正,一般不致造成牙颌畸形。
长期持续的口腔不良习惯,不仅可造成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合、颌、面畸形,还可导致口颌功能异常。
下面的表格中显示的是常见口腔不良习惯可能造成的牙颌畸形类型。